#線上旅行團 #龍馬之旅 012
(公告:由於不久後,就要再度密集進行節目外景拍攝,因此從明天開始,會採取比較「輕量」的方式發文,也就是盡量克制自己不要做太多考證與延伸,只單純呈現龍馬的生涯與地點,如此才能將本系列堅持下去,直到完成。感謝各位諒解 :) )
今天這段路程比較長。
從品川出發,搭新幹線到熱海,再轉乘伊豆急行線。無論是熱海,或者伊豆半島的河津町,都是每年賞櫻團的熱門景點。相信很多人也去過。
但我之目的地,是半島底端的下田市。
1853年,培里初次「黑船來航」,開啟了幕末時期的風雲;約半年之後,1854年三月,他打鐵趁熱,率領七艘船艦組成的艦隊再度來航,開抵下田。
這次,簽定了「日米和親條約」,日方允諾開港下田與箱館(函館),意義上正式結束了長達 215 年的鎖國體制。正因為這個條約之簽訂,掀起日本國內「攘夷」或「開國」兩方的論爭,更埋下了「倒幕」的種子。
此時的龍馬,仍在江戶的千葉道場,與佐久間象山門下,精進劍術、學習砲術。雖然從他寫給家人的信中,仍不脫時下青年「取夷人首級」之攘夷思想,但身處大時代之下,想必也耳聞各種觀點之思辨吧。
相較於龍馬的懵懂,另一位較他年長五六歲的長州青年,則是堅定採取了大膽而激進的行動。
就在培里艦隊停泊於下田時,這位當時25歲的青年,與他的學生兼隨從,從海岸上偷了一艘小漁船,划到美國艦隊旁,大聲呼喊、比手畫腳,要求上船;希望能隨船遠航,甚至前往美國,見識世界。
怎麼想,都是一件非常大膽,甚至有去無回的行動。他們就是吉田松陰,以及金子重輔。
由於被美方拒絕,松陰不得不放棄回到岸上,之後更主動向奉行所自首,聽候發落。
他的這項行為理論上乃是重罪,的確也被關押了一段時期,但在幕末複雜的政治情勢下,後來竟然獲釋,在故鄉長州,開設了「松下村塾」,做為思想家,培育了一整批推動幕末維新的志士,儘管最後還是悲劇收場。此為後話。
今日的下田港,仍殘留著幾分美國風情。除了可以找到「培里上陸之碑」,更有至少兩座吉田松陰的銅像,以及松陰「踏海之地」碑。
我特別喜歡港灣對面,一組當初「密航」的師徒倆之群像;松陰遠望世界,手指大洋,金子重輔蹲侍於一旁。
後人以「至誠通天」為題,彰顯這位失敗的偷渡客,事實上,是紀念了當時日本年輕人,勇於航向世界的精神吧。
而其實下田,也有龍馬相關史跡,甚至被稱為「龍馬騰飛之地」,之後再寫到。